打开青浦区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徐萍的微信,一个名为“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的工作群被置顶在最醒目位置。徐萍说,太浦河的锑监测报告,每月会在群里共享。各地环境监测单位还设立了对照点,以控制监测误差。去年10月,以长三角地区跨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为契机,青浦、吴江、嘉善又统一了检测步骤,进一步缩小了数据误差。
在三地一体化发展的设想中,数据共享只是基础一步,如何用好这些数据,深化区域污染减排共治,更为关键。
“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设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为长三角各省市提供区域性预测预报服务,自建成以来,该中心已开展50多次区域可视化预报会商,成功为南京青奥会、APEC会议、G20峰会、进博会、上海国际马拉松等重大赛事和活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确保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客观全面,设在一线的“鼻子”必须又多又灵敏,长三角各地为此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截至目前,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省(市)控点总量达到400多个。
更多的数据共享碰擦出了“火花”。去年年底,长三角区域的空气质量预报水平又迈上一个台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副主任王茜指着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平台的屏幕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未来5天空气质量指数的精确预报及未来7天污染潜势的预报已成为现实。
知道雾霾何时来,更要知道其为何而来,方能对症下药,从源头遏制污染。近年来,长三角区域陆续出台了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大气污染深化治理方案,以及高污染车辆和船舶联防联控专项方案。这些“治霾之道”的出炉,设在上海市环科院的“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功不可没。
“简单来说,我们找到了各类大气污染源,摸清了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排放污染的时间和污染物的量,并做了一个‘排行榜’。”上海市环科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红丽表示,熟读这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长三角各地就能清楚自己区域的污染“家底”,并研判这些污染源的轻重缓急,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以此为基础,该实验室研究提出的“加强长三角区域臭氧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开展长三角多城市大气污染协同控制的建议”等建言均被长三角地区采纳并付诸实施。
从2013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到2017年国家验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成果,沪苏浙25座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4.3%,超额完成国家“下降20%”的要求。去年,沪苏浙皖41座城市再接再厉,PM2.5浓度同比又下降10.2%,降至44微克/立方米。
随着长三角污染防治协作的日益紧密,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也进入“深水区”。“一些大的污染源的治理基本上完成了,每个省的减排潜力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大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规划处黄蕾说,下一步做什么?这是长三角要一起研究的课题。
就在去年10月,长三角生态智库宣布升级扩容。“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在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揭牌,江苏、浙江、安徽的环科院作为联合研究分中心,三省一市凝聚科研力量,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蓝图”正徐徐展开,将有力助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